工程数学学报
主办单位:教育部
国际刊号:1005-3085
国内刊号:61-1269/O1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36299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探准水下石,摸清水中桥—数学探究题的解题技巧

  论文摘要:

  论文关键词:数学探究题,解题技巧

    一、原题呈现

    如图甲,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四边形ABCD是否为矩形,但他随身只带了有刻度的卷尺,请你设计一种方案,帮助李叔叔检测图四边形ABCD是否为矩形(图乙供设计各用)

    二、解法简析

    由于有刻度的卷尺只能测四边形的边或对角线的长度。

    方法一:连结AC、BD

    1、用卷尺,测AD、BC的长度。

    2、用卷尺,测AB、CD的长度。

    3、用卷尺测AC、BD的长度。

    只有①AD=BC ②AB=CD ③AC=BD

   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四边形ABCD才是矩形,三个条件缺一不可。

    依据:1、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。

    2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。

    数学探究题

    方法二:连结AC、BD

    1、测AB、CD的长度。

    2、测 AD、BC的长度。

    3、测AB、BC、AC的长度,计算AC2、AB2、BC2的值。

    只有①AB=DC ②AD=BC ③AC2=AB2+BC2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四边形ABCD才是矩形。

    依据:1、有一个角是90°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。

    2、勾股定理的逆定理。

    方法三:连结AC、BD

    1、测AB、BC、AC的长度计算:AB2、BC2、AC2、的值。

    2、测BC、CD、BD的长度计算BC2、CD2、BD2的值。

    3、测CD、DA、AC的长度,计算AC2、CD2、AD2的值。

    只有①AC2=AB2+BD2 ②BC2+CD2=BD2 ③AC2-CD2+AD2三个条件,同时具备的四边形ABCD才是矩形。

    依据:1、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。

    2、勾股定理的逆定理。

    三、解题盲点

    (从学生答题中反映出以下问题:)

    l、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,缺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    2、答题逻辑性不强,条理不清,思维混乱,如:测长度时,一下子把所有的线段都测出,给自己的思维制造了混乱。

    3、思路狭窄。表现在对题目中“有刻度的卷尺”这个工具运用不够,从而更无法想到“有刻度的卷尺”也还能“测”直角。

    4、答题不规范,叙述不清。从字里行间可看出这部分学生心中知道怎么做,但就是表达不清,表达不准确,文字功底欠缺。

    四、解题指津

    作法一:月考之后,在对此题进行评讲时,针对学生思路狭窄的问题,我提出将原题中“有刻度的卷尺”改为“测角仪”,你会检测吗?学生举起的小手,如一片小树林,学生绝大多数都明白可用测角仪测三个角,看是否均为直角,即可作出判断。这时我问:“有刻度的卷尺”能带来直角吗?教室里稍稍沉寂了一下,马上就有不少学生举起了小手。“对此题的检测你还有其他方法吗?”我紧追有舍继续发问。不一会儿,学生们就得出了解法二、解法三。

    原来,学生思路的狭窄责在教师,教学方法贵在得法,教师的引导不得法是学生思路打不开的关键啊!

    作法二:将原题中的“有刻度的卷尺”改为“一段够用的细绳'你会判断吗?学生在比较出“细绳”和“有刻度的卷尺”之后,有同学生跃跃欲试,请同学回答后,学生明白了,只需采用在细绳上采用作记号的方式,也就知道两条线段是否相等了,这样可用方法一来判断其是否为矩形了。能用方法二或方法三来判断吗?

    放飞自己的想象,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品尝成功的愉悦,从而获得对知识探究的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    作法三:出示新题:某厂加工的某个机器零件的横断

    数学探究题

    面如图,零件的其它部分检测均已合格,只要①AD∥BC,

    ②∠A=∠D都具备,该零件就合格,现只给你提供带刻度

    的卷尺,你能设计检测方案说明该零件是否合格吗?

    创新是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和发展,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创新的一个标志。

    爱因斯坦说:“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。”新的课程改革,期待着我们的教育,能培养,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,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更深刻的层次,更广阔的视野,将问题变通,引伸,类比、同化,从而才能激发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,大胆猜想,勇于探究,学会研究问题,进而培养研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想象力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工程数学学报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工程数学学报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